行業簡介

建造業是香港經濟增長和社會發展的重要支柱,直接或間接受僱於建造業的從業員近35萬人,佔整體勞動人口約9%。預計未來十年建造業整體工程量將漸增至每年3000億港元水平,對「知識型」技術人才的需求將持續增加。

建造業正進入2.0時代,透過「創新」、「專業化」和「年青化」,帶領行業革新,提升建造業的生產力及技術水平,並更廣泛應用創新科技和「組裝合成」建築法,以縮短建築時間、加強生產力及地盤安全。多項先導計劃包括「南昌220」過渡性房屋項目、香港科技園公司「創新斗室」和將軍澳百勝角消防處已婚人員宿舍先後落成。

香港建造學院是建造業議會的機構成員,為有志投身建造業的人士提供免學費、有津貼的全日制課程,包括高等文憑、建造文憑、建造證書以及短期課程。此外,學院也為業界人士提供兼讀制課程及安全訓練課程。

就業前景

《行政長官2021施政報告》推展《北部都會區發展策略》,提高住宅供應量、伸延北環線等多項基建工程及土地發展項目。《明日大嶼願景》亦於2022年尾推出初步發展方案並諮詢公眾,未來數年政府也會投放大量資源於興建公營房屋及各項基礎建設,包括開拓土地資源、重建醫院、發展道路鐵路網絡等,預計未來十年建造業整體工程量將漸增至每年3000億港元水平,創造超過30萬個就業機會,為建造業帶來積極及正面作用。

「建築信息模擬」(BIM)及「組裝合成」建築法(MiC)正逐步普及為行業採用。創新科技將是建造業未來發展的主要方向。在《2022-23 年度財政預算案》,更建議撥款 10 億元加強建造業人力培訓,以吸引年青人才及推動行業的創新科技應用。

主要工作崗位

建造業涵蓋多個工作崗位:

  • 專業人士/技師,例如:建築師、營造師、屋宇/保養測量師、土木工程師、工料測量師、結構工程師、屋宇設備工程師、機械工程師、安全主任等
  • 技術員,例如:建築技術員/繪圖員、助理安全主任/安全督導員、建造機械技術員、地盤管工、屋宇設備技術及工程監督、監工、工程督導員、項目統籌等
  • 熟練技工(大工)及半熟練技工(中工),例如:砌磚工、鋪瓦工、批盪工、細木工、平水工、髹漆及裝飾工、水喉工、鋼筋屈紮工、木工(模板)、普通焊接工、機械設備操作工、維修及保養工等
  • 普通工人,例如:測量幫工、雜工等
進修機會分享